[编者按]朱继飞先生是2013年6月10日在海口举行的“立德树人·教育的智慧”公益大讲堂总发起人。对于缘何发起这一大型公益讲堂普及教育智慧的活动,他有许多心里话话要说。我们先来倾听他的心声吧。
作者:朱继飞(“立德树人·教育的智慧”公益大讲堂总发起人)
“至要莫若教子”人到中年,蓦然发现,自己的、身边的、社会的诸多孩子的生活轨迹和之前想像的大不一样,甚至有诸多的失望,而我们忙忙碌碌,一直为其幸福而做的努力似乎无效了,于是乎“儿孙自有儿孙福”,“尽心尽力了”之类的自我安慰聊以自安,但心里真的能安吗?主流体制教育中德教的缺失当下的主流教育中,幼儿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中学的内容、中学学大学的内容,孩子不堪重负、家长不堪重负,如此重压,培养出来的孩子却学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能用的知识寥寥无几,最重要的做人的学问(德行)教育却从无人教,整个教育体系陷入“缺德”之中“爱之不以道,所以害之”。
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不惜重金、不堪重负地让孩子在不当的时机接受不当的知识,违背教育规律,揠苗助长,导致孩子厌学、弃学,结果身体垮了、快乐没了、方向没了、心态坏了,子不成龙,女不成凤。
“柳暗花明花明又一村”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当下教育问题的症结并给出了解决这些症结的灵方妙药。习总书记关于如饥似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尽管是针对领导干部的,但也是高屋建瓴、一语破的。“时宜,事宜”矣!季谦先生(王财贵教授)二十年孜孜以求,吴鸿清教授亲执教鞭、实干真干,以结果证明老宗祖的智慧是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根本方法。2013年全国两会关于“伏羲教育”的提案似一缕春风,觉醒了我们的教育之梦。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扎根经典、立德树人,方属解决孩子终生幸福之本。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3岁以前,尤其是6岁以前孩子的扎根教育迫在眉睫,同时此阶段孩子的德行教育对于家长来说较易接受 ;所以立足于3~6岁的孩子,服务于13岁之前的孩子,辅导于13岁以后的孩子,即是我们的策略,也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都有孩子,我们都更有使命,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再重走弯路,为了我们身边的孩子真正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我们将以传统经典为教育智慧,为孩子创造快乐、健康、受益终生的学习环境。
“少年强则中国强”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经济的强大已为世人所瞩目,但国力的真正强大还有赖于文化的强大,在当今以欧美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匹夫有责!”
这是一个投资未来的项目,是一个投资良知的项目,这更是一个积福累德的项目,在这里产生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会产生我辈、子辈乃至子子辈的智慧福气。
这是一个不大的项目,但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项目,是一个关乎到后代子孙福祉的大项目,我辈立志:终其余生,终其余力,孜孜以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