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网 首页 公益频道 查看内容

成都日报:王财贵 教育从读经开始

1177 0

龙头 管理员  •  2013-6-8 17:29

摘要: 成都日報:王财贵 教育从读经开始 本报记者 孟蔚红/文 张鸣/图 2011 年 1 月 24 日 主持人语多年来,王财贵一个人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行走、演讲,没有运作团队,也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撑他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 ...
 
成都日報:王财贵 教育从读经开始
 
本报记者 孟蔚红/文 张鸣/图   2011 年 1 月 24 日
 
主持人语
多年来,王财贵一个人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行走、演讲,没有运作团队,也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撑他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有很多人追捧他,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极端。王财贵说,这只是走对了路,不是极端,要想成为大人才,13岁前须读经。

 本期 嘉宾
 王财贵,台中师范学院副教授,华山书院院长、台湾地区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全球儿童读经教育首倡者。自1994年以来,为推广儿童读经教育,王财贵的演讲足迹遍布全球华人主要聚集的地方。

 特别嘉宾:成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岳

  采访手记
 王财贵个子不高,穿着深蓝色的西装,打着领带,头上却戴着一顶抓绒帽,这样猛一看有些奇特的装扮,与他多少有些符号性的形象不大相符。或许不拘于形,正是王财贵的性情和风格?
 王财贵符号性的形象发端于2001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所作的演讲,这场演讲后来被冠以“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的评价,迄今为止,这场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录像,光盘每年的正式发行量都超过一百万份,而转录的数量更加难以估算。在演讲里,王财贵痛陈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漠视和无知,当代教育的误区和不足,重申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此后,不能不说,祖国大陆兴起的一浪一浪的读经浪潮背后,都多少能看到王财贵的身影。而早在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已经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得到广泛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倡导和推动,港台、内地乃至北美、东南亚华人社会均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所以王财贵被公认为全球“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实践者和推广者。
 当成都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陈岳向我介绍王财贵的时候,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王财贵在演讲中常常如此开场白:“如果你还未结婚、或者结婚了还未怀孕、或者正在怀孕,那么你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王财贵。”显然,我已经错过了这个“贵人”。王财贵说,那你只有让你的孩子现在每天读八个小时的经,读三年,或许还来得及,不然还有个办法,就是再生一个,从胎教做起,到13岁,每天读经。在王财贵的谈话和演讲中,常常有类似决断的、说一不二的甚至不留情面的表达,这让他的语气和表情总是那么严肃。
 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王财贵的观点,拥有很多“王迷”的同时,以他那些极端的表达和绝对的观点,招来一些“王黑”并不奇怪。对于极端,王财贵并不认同,他说,这只是走对了路,而不是极端,我们只问好不好,合理不合理。
 采访完后我听了一场王财贵的演讲,或许已熟知他的观点,期待中的震撼没有出现。但这并不减损王财贵的可贵。多年以来,王财贵基本上是一个人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行走、演讲,没有所谓的运作团队,也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撑他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去年,王财贵退休了,他说自己要开始加快步伐,重要的一步是成立国际书院,为国家培养他心目中的大才。

  对话
  经典教育,旨在启发内在智慧
  读经是走对路,不是走极端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一些家长采取私塾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和国家的义务教育法有一些冲突,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财贵(以下简称王):义务教育法是1712年德国首先发明的,用国家的法规来强迫任何国民在六岁到十二岁都要受教育,后来全世界通行。通行了快三百年,许多国家发现这种规范不尽合理,因为那只是对落后的地方,落后的国民,规定你必须上学,国家安排一定课程。一直到现在,都学一样的课程,这是不合理的,不合人性的。现在有些家长已经懂得教育了,认为自己教应该更适合孩子。世界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复杂,国家需要各种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合社会需求,所以有的地方有了在家自学的法规,有些还把你交的义务教育的税退还给你。台湾地区1999年有了在家自学的法规,家长可以申请在家自己教孩子,经过政府核准,就可以了,自己打分数,当然有评审会的监督。
  记:这样的情况多吗?
  王:到现在为止,台湾地区每年超过1000人申请在家自学,有的重视科学教育,有的重视阅读,读经的占大多数。
  记:自己学,最后出路怎样呢?
  王:要看家长的见识,见识中等的,可以再去学校,他和体制的接轨会更好,因为读经的孩子,笨的也会聪明,聪明的会更聪明,任何一个读经的孩子都会有非常大的进步。
  记:义务教育是一种方法教育所有的孩子,您现在提倡都去读经,是不是又走入另一个极端?
  王:不是,这只是走对了路,这不是极端,我们只问好不好,合理不合理。十三岁的孩子应该以读经为主,就是把语文能力培养起来。语文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样的学习带有多种效果。我十七八岁读师范学校,就觉得被体制耽误了,牺牲了,而且永难弥补,一辈子都弥补不过来了。小时候没有接受圣贤的熏陶,语文学习的关键期错过了,语文能力没有培养好,很难进入深度的文化系统,等于不得其门而入,后来弥补费力很多,收获很少。第二,有关智慧的开发,现代医学已证明脑神经发展到十三岁,让脑神经发展有很多办法,其中诵读语文是最简洁有效的。乡下人没法学钢琴、画画等等才艺,所以平均起来城市的孩子比乡下的聪明,读经可以弥补城乡这个文化差距,而且语文的诵读,脑神经开发比任何方式都要丰富、大量、简单且经济有效。

  不管西方东方,只要合乎人性

  记:国外的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您有研究吗?
  王:国外也有很多文化的刺激,有语文的教育。
  陈岳:克林顿时代提倡过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包括诵读独立宣言。
  王:西方国家的经典教育越来越没落,中国这一百年又跟着西方走,所以我提倡中国人走自己教育的路。现在我们的教改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改,这个根本,不是颠覆西方的教育理论,而是合乎人性。不管西方东方,只要合乎教育原理。
  陈岳: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很小就接触经书,他们可以半年就学会一门外语,哪怕五十多岁也能办到,就是因为在十三岁以前就进行了训练。南怀瑾也说,我所有学问都是在十三岁之前背出来的,背几十万字。
  王:这是内功。我们就是要培养这种大的能力,就是十三岁前的读诵。读的都是先贤圣人思想,对他的心性有潜移默化作用,既聪明又有教养,这样就是品学兼优。当时胡适他们是因为时代风潮,因为爱国,没有出路,干脆打倒重来,读经没有读通。我要负责任,让现在的孩子读通。我有比较好的办法让他们读通。
  第一,国际的交流比以前更频繁,第二,经过这100年的苦难,我们渐渐知道东西方文化是不可偏废的,人性是可以四面八方展开的,我们既可以学东方,也可以学西方,同一个心灵学两种文化可以融会贯通而不会冲突。现在有个新儒家学派,我就是牟宗三的弟子,新儒家的精神就是把儒家精神在现代再度发扬。牟老师说,儒家只不过是尽量开发人类理性,只要遵照理性而行,都是儒家。儒家没有特定的家,但是处处为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儒家。儒家是守住本分,面对所有问题有一个思想,和平中正。任何时代儒家都有他的责任,他相信凭理性可以面对任何问题。所以儒家有一个开阔的心胸,你说这不是应该弘扬的吗?

  没有民族,就没有国际

  记: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中国经历的路比较曲折,其中有一个疑虑是觉得古代的思想不符合现代思想,其中有的束缚人性,所以不愿意接受。
  王:所以我提倡中国人不能再盲从了,所以我提倡有这些想法的人都去读读书吧。
  陈岳:我跟大学教授探讨过这个话题,教授说,陈岳啊,你讲《弟子规》,《弟子规》我看了以后,觉得那是愚孝,难道父母都是对的吗?我说老师你往下看,其实有一段专门说怎么面对父母的错误。现在很多人觉得四书五经封建,因为他自己根本没读过。
  王:我常说,你现在年轻,古人也曾年轻过,你聪明,难道古人比你笨吗?你能想到的难道古人想不到吗?我提倡从现在开始独立思考,胡适曾经引用古人的话,“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胡适骗我们的。像鲁迅等人讥笑古代诗词,说不合人性,可这些人都读过私塾,很感念自己的老师。你怎么能一刀切呢。
  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不会人云亦云什么经典有糟粕。第一,经典是不是有糟粕,等你读到有了,再来找我。你认为是糟粕,也许是因为它超出了你的学问之外。第二,纵使是糟粕,不符合现代,但是经典说的是道理,不是事件,事件背后的道理他是有的,你要会变化,自己不会变化就断定经典没法用了,所以我们的教育真是要改造了。中华民族要重建自信心,不是说什么都要崇拜,中华民族的文化什么都是完美的,我没有这样讲,但你要去读读书,去思考一下。
  记:有的人觉得读经典太老土,现在有那么多时髦流行的书。
  王:你看美国人,还在那儿读《圣经》呢。
  记:近几十年,中国的确在文化上学术上建树并不多。
  王:你连自己的祖先都不了解,跟在别人后面,怎么可能有贡献?所以如果没有民族,就没有国际。
  只要有一个人听,我就是100分
  记:王老师2001年就到北师大演讲,到现在10年,您觉得您的努力有多大成效呢?
  王:天下事没有一件事是理想的,整个社会是个很大的体系,要转变不容易,先知道的先转,有福气的孩子才能读到经。人多人少对我来讲是不愁的。我只是尽我的本分。
  记:您推广的主要方式就是演讲?
  王:主要是演讲,有人听了,录下来拿到网上去发布,去传播。最近广州有个人说,从他手里出去的拷贝有一万套了,我从来没有一个组织或者宣导团体。就是要接触,要了解,了解了就知道这是符合人性的,一定会势如破竹。可能你觉得还不是那么理想,我没什么理想,只要有一个人听,我就是100分。做这个事情就是立于不败之地,是永不亏本的生意。
  陈岳:我看到说教授在高雄最早的演讲,当时只有七个人听。
  王:其中四个还是我们自己人。推广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假如不是合乎道理,凭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经济财力、政治地位,怎么可能去推广什么样的教育理论?
  记:觉得读经有益的人不止您一个,为什么您能做起来?
  王:大家多少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能突破时代的框架,不容易。还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要有理论系统。我觉得我自己被牺牲了,所有同时代的人都是这样。
  陈岳:我看过台湾地区的教材,有一本文化基本教材。
  王:那个去年已经被取消了,被选修了,因为是高中教材,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最不适合的,因为高中这个年龄最讨厌两个人,一个叫孔子,一个叫孟子。这是最叛逆的时候,最不适合读经的年龄,除非他们是从小读,到了高中来理解体会。所以被取消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我提倡从胎教开始就要听,到了十七八岁就会觉得亲切。
  记:您宣讲的经费从哪里来呢?
  王:很少啊,有企业家愿意出这个钱,就来。没有就回去,我还有工作。去年退休了,现在加紧脚步,要开书院,13岁以前背书,13岁以后就要解经了,解经就是书院的工作。这是一个国际现代书院,可以收罗各国读经的人才,可以让各国教育家来思考问题,观摩。书院有门槛,就是能背30万的经,20万中文,10万外文。书院能培养出国际性的大人才。我们不是说学孔子,而是学做人,因为学论语到底是为了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经典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素养,如果开发出聪明,是附带的收获。现代人经济收入提高了,但是幸福感在下降,对幸福感,经济不是最主要条件,最主要的是心灵的成熟。心灵成熟才能在时代的风雨中站稳脚跟。
(http://www.cdrb.com.cn/html/2011-01/24/content_1174134.htm)
您的赏识是我莫大的荣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日报
24小时报不停

7×24h 快讯

热点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