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网德家传媒讯(文/苏钊琦 图/潘军 龙头 编辑/龙头)2013年12月15日上午,第13期《德行天下·幸福中华》公益大讲堂第二天。在当天上午讲课之前,明诚先生牵手一名小志士上台。这位名叫庞秋昱的海口可爱小女孩,已经同她的母亲参加了3期以上“德行天下”公益大讲堂了,每一期她都会上台随领舞团齐跳《礼运·大同篇》,她舞姿翩翩,在台上仿佛一只扇动翅膀的美丽蝴蝶。虽然今年才刚刚5岁,秋昱小姑娘就已经能够背诵《大学》、《易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在明诚先生的鼓励下,小秋昱现场向观众们展现了自己非凡的记忆力,她连续背诵了《大学》、《易经》、《弟子规》部分章节,博得观众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明诚先生赞叹道,文化需要传承,而传承的希望就来自我们身边像小秋昱这样的小天使。
由近及远,明诚先生联想到当下社会感慨万千,他告诫人们:“一个人在幼年是最容易养心性的阶段,越年长越需要养德。幸福人生得于品德,承于能力,成于努力。中国人是最勤奋、智慧的群体,但这并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可能是灾难。世界的美好并非完全建立在智慧之上,而是建立在品德之上。假如某人智慧满分,但品德负分,则这个人必然为社会带来恶果。老祖宗对人教育的全部智慧,核心集中在一个人的品德之上。当一个人有品德的时候,则授予其能力,但如果能力不能建立在敦厚的品德之上,则会致其毁灭。先育德,后养能。而现下社会的当前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教育评价只看分数,只论考试,只养能,不养德,导致现下社会各种耸人听闻的现象的发生——三聚氰胺奶粉、皮鞋胶囊······德行是方向,努力是动力,能力是方法。我们现在往往更重视能力,却忽略了方向,所以许多人迷失在了人生的道路上”。
谈及当前“缺德教育”,明诚先生以自己的儿子为例,说儿子喜欢看书,每个学期总翻烂几本书,但有一本书始终崭新,一看,原来是《品德教育》。为啥这么崭新?儿子说,学校老师没有时间教这个《品德教育》课,书自然崭新了,都没有看过,明诚先生为此非常感慨。
明诚先生今天身着一袭汉服上台,精神爽朗,气质非凡。他特意讲到汉服与和服的区别,讲到老祖宗的服装,有着非常丰富的涵义:“古人服饰,能量往下流,现代人服装能量却往上蹿。能量往上,使人浮躁、浮夸,往下则使人厚重而踏实。所以现在的人很容易同别人发生口角、产生摩擦。”先生说,中国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修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传统文化的智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衣食住行,就连器具也是如此,譬如我们的座椅,方方正正,坚实牢固,促人端坐。先生认为来自西方的产物——沙发却正好相反,太过柔软,使人坐正了很难受,坐歪了反而很舒服。中国的座椅则使人端坐,人坐正了才会健康,能量才会顺畅,所以西方的产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并不适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光大中华传统美德,明诚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伟大智慧,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了“德行天下”的善德阵营中来,在善德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文明必将得以积极推动,继续焕发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