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2012年7月8日出行计划----海口附近的“打铁村”

海口梁上君 金牌会员 2012-7-7 11:40: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 帖子 积分 1381

活动类型:
自驾出行
开始时间:
2012-7-8 00:00
活动地点:
海口龙桥镇儒鸿村
性别:
不限
已报名人数:
0
报名截止:
2012-7-8 00:00
海口龙桥镇的“打铁村”

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桥镇,有个叫儒鸿村的小村庄,附近的村民都管它叫“打铁村”。全村2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靠打铁维持生计,打铁在儒鸿村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海南盛产各种热带及亚热带水果,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又需要多种的专业农具,瞄准这一点,儒鸿村的村民充分发挥自己掌握手工打铁技术的优势,专打那些大厂家不愿意生产但又适宜本地及亚热带地区使用的小农具,巧妙避开与大厂家的竞争,并且形成自己的品牌。儒鸿村生产的农用具、刀具有近百种。

儒鸿村是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村庄,春节期间村门口张贴的一幅对联概括了全村的状况,表达了村民的愿望:“儒里翰林白花放,鸿门艺精万宝朝。”

值得一提的是,儒鸿村2006年重新修建了开琼始祖、两位伏波将军的纪念堂——路马伏波纪念馆,该纪念馆原来面积870平方米,现在增加到3100平方米(村民捐地扩建)。碑文记载,是梁、吴、邓、张四姓人家捐款160多万元重建的,2007年开馆。

小村史志

打铁村的历史由来

据《海南梁氏谱》记载:梁氏的祖先梁肱宋朝初年考中进士,后任金紫光禄大夫,因向朝廷进谏玛瑙事件得罪了权臣,被贬到琼崖(今旧州地)做郡守郎。他的后代梁云龙,自幼家境贫寒,十四岁才入私塾读书。但不幸的是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只得退学回家务农。他白天做农活,晚上坚持自读,私塾先生被他打动了就免费让他继续学业。

1583年,梁云龙考中举人,出任兵部武库司主事。明万历十六年,他随兵部尚书郑络到甘肃临洮县,坐镇平息了一场叛乱,受到了皇帝的嘉奖。

战后梁云龙回到家乡,在琼山新坡镇梁沙村建起冼夫人庙,供人们祭祀。并以朝鲜战役和冼夫人的事迹敬告部下,专门派出一名嫡亲带领族人开始学习打造兵器。从此,后代开始专门有人负责打铁这个行业,到梁氏的第二十代时,梁邦球从梁沙村移儒鸿村。后由打造兵器改为打造各类铁具,一代传一代流传至今。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龙头 管理员 2012-7-7 11:54: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132万

打铁村——儒鸿
2009-08-06 12:16
来源:网络

龙洪村委会是龙桥镇8个村委会中的一个,设有美任、儒鸿、昌兴、玉谢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委会有860户人家,3926口人,村庄总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70亩、坡地1193亩、水田301亩。
龙洪村地少人多,当地人迫不得已,只好发挥特长,以副养农,从事多种经营,成为响当当的富裕村。
儒鸿人的特长是打铁,全村人把祖传的手艺发挥到极致,家家户户户从事铁器加工,全村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成为赫赫有名的“打铁村”。
锻打铁具的技艺独出羊山。龙桥镇龙洪村委会的儒鸿村是名副其实的“打铁村”,与其相邻的村庄,也有不少人学会了打铁。海南全省使用的铁质农具及木工所用的斧锛锯凿都是从以儒鸿为中心的村庄里制造销售出去的,至今各地卖铁器的商贩都不外乎都是这一带的农民。
儒鸿村为什么会成为“打铁村”?分析起来,有三个原因:
其一,打铁是这个村的传统。人们喜欢打铁,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打铁。很多高龄老人都在打铁。2009年2月的一天,我们看到,77岁的梁振欢、70岁的梁振喜仍然在村里丁丁当当地打铁。村民们说,作为福建移民,祖辈曾经为北方南下的军队打造兵器(也许他们的祖先本身就是军队里面制作兵器的兵工厂工人),战争结束了,改为生产农具。
其二,是因为人多地少,没办法以农为生,只好靠手工业谋生。到2009年2月为止,全村有320户人家,1577口人,只拥有500亩耕地,且全是自留地,村里没有一亩集体用地,难以发展集体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打铁比务农挣钱多,儒鸿和周边村庄生产的铁器完全垄断了全省的五金市场。1956年,中央提出了2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海南几乎县县都建起了农机修造厂,主要生产小型柴油机、饲料粉碎机、碾米机、榨油机、人力打谷机、铁制小农具等。市场需求量一大,儒鸿的铁器就更有名了。改革开放之后,铁器的生产和销售一天比一天红火,2000年,生意达到顶峰。家家打铁,村里的销售人员遍布全岛。所以,在原来9个生产队的基础上,组成了8个联合体(有两个生产队紧靠在一起,这两个生产队常常在一起做事)。这8家联合体,年创产值百万元以上的有两家,50万元以上的有5家。
儒鸿村打铁致富,邻近的美任、昌兴、玉谢3个村以及龙塘镇少数村庄也有不少人跟着学习打铁。
打铁不仅给儒鸿村创造了滚滚财富,还为儒鸿村带来了巨大的荣誉。龙桥诗人吴德高有诗咏赞:
日夜奔驰似工蜂,社队齐来竞豪雄。个个挥锤全身汗,火峰炉热练心红。(《诗颂龙洪》之一)
院庭家墩仓满货,名冠全岛客意浓。百万元来家致富,龙凤飞腾向高空。(《诗颂龙洪》之二)
龙运兴隆似奇峰,农林板副百业从。墨客挥毫歌盛世,银铜铁锡物恒丰。(《诗颂龙洪》之三)
正是因为荣誉和财富连在了一起,儒鸿村差点和隔壁的玉谢村打起了名誉权官司。
眼下,在互联网上点击海口“打铁村”,蹦出来的不是儒鸿村,而是玉谢村。例如,海口市统计局的网站上就说:“龙桥镇的铁器加工闻名全省,玉谢村全村72户,有61户从事铁器加工,老少皆上阵,户户打铁忙,是出名的‘打铁村’,全镇从事铁器加工及销售的就业人员1500人,年产值达1.2亿元。”
龙桥镇人民政府的干部告诉我们,这个失误,是海南日报记者和村委会某位负责人造成的。
将玉谢村误为“打铁村”,源于海南日报记者黄晓华2005年12月21日发表的一篇报道:《海口涌现出打铁村、扫把村:村镇推出特色产业》。该报道说:“龙华区龙桥镇龙洪村委会玉谢村是个有名的“打铁村”。全村72户,其中61户183人从事铁器加工,全村成立8家联合体,年创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两家,50万元以上的有5家。大量村民从事打铁产业,使该村成为响当当的富裕村。去年全村创造产值1000多万元。”
海南农业信息网等网站转载了这篇不实报道。
2006年4月6日《海南日报》(记者周元 特约记者罗海睿)的报道《科技创新让“打铁村”敲开致富门》加深了人们的误解。报道全文如下:
科技创新让“打铁村”敲开致富门
还没走进玉谢村,就先听到了“乒乒砰砰”的打铁声音。在村子里,成堆的废旧钢筋、成品铁制品随处可见,也让人加深了对“打铁村”的“铁”印象。
龙华区龙桥镇龙洪村委会玉谢村,地处羊山地区腹地,缺水干旱,土地贫瘠。“我们村人均不足三分地,如果光种地,连饭都吃不饱。”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正心说。
玉谢村有72户,现在有61户从事铁器加工,2004年创产值突破1000万元,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裕村。以前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达到了3000多元。有了本钱,不少村民又购置机器,加工量成倍上涨,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村头,记者见到了正在打铁的谢敬亲夫妇。和着机器锤有节奏的“咚咚”声,夫妻配合得十分默契。谢敬亲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用大锤人工打铁,十分辛苦,效率也低,两人一天最多加工50斤船钉,而现在一天可加工二三百斤,每个月收入几千元。人轻松得多,妇女也可以打铁。“一台打铁机全部安装下来要2万多元,不过,现在成本早收回来了。”谢敬亲笑着说。
除了谢敬亲这样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玉谢村还将几家小作坊组建成联合体,规模化经营。据了解,目前全村已成立8家联合体,年创产值100万以上有2家,50万元以上有5家。同时,打铁联合体和专业户纷纷大胆投入,购置汽锤、冲床、车床、钻床等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生产。
“我们以往主要生产刀具和小农具。现在引进新工艺、设备后,可生产供电配件和农机配件。省内电网线路走廊的电线配件,大都使用我们村生产的产品。”王正心说。
龙洪村委会委员、儒鸿村的梁昌恭告诉我们,近年来,“打铁村”有点名不副实了。传统的手工艺制品难以进入大型商场,只在市县五金商店、杂货店有售。再说,铁制品耐用,使用寿命长,客户购买量有限。龙洪4个村的能人们纷纷寻找新的出路。有的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开发防盗网、铁拉门、文件柜,有的则放弃了传统技艺,利用火山岩石开发蜂窝石地板砖。玉谢村的谢云盛创办了艺兴钢具公司,用现代化设备专业生产卷闸门、文件柜,资产已上千万。美任村的邓孚卓创办了亚昌公司,在销售钢材、建材的同时,搞货运和房地产。龙洪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吴多明和梁昌恭几兄弟也是靠多种经营才立于不败之地的。
儒鸿村是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村庄,春节期间村门口张贴的一幅对联概括了全村的状况,表达了村民的愿望:“儒里翰林白花放,鸿门艺精万宝朝。”
值得一提的是,儒鸿村2006年重新修建了开琼始祖、两位伏波将军的纪念堂——路马伏波纪念馆,该纪念馆原来面积870平方米,现在增加到3100平方米(村民捐地扩建)。碑文记载,是梁、吴、邓、张四姓人家捐款160多万元重建的,2007年开馆。馆内馆外有三幅对联写得不错:
儒祖开宗卧虎藏龙祯福地,鸿门励志尊贤学圣懿名村。
大汉将军定国元勋芳万古,两朝俊杰安民社稷福千秋。
伏定南蛮光汉代,波平海国镇琼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心飞翔 金牌会员 2012-7-7 12:47: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1276

准备去扫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头 管理员 2012-7-7 13:06:2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132万


涛哥建议:早上早点去,去的晚了,村民都休息了。晨曦中的炉火,村民的光脊梁特别漂亮。
涛哥说:我去过几次,9点、10点我就往回走了。不过,这两年没有去,就不了解情况了。
涛哥指出:海南户外摄影,早晨太阳出来前后一个小时,傍晚太阳落山前后两个小时,我基本是这样,其它时间就是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头 管理员 2012-7-7 13:08:4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132万


明天,
我要去万宁参加一亲戚婚礼。很遗憾,不能参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心飞翔 金牌会员 2012-7-9 15:35:1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1276

2012年上午10点多,我和梁上君一台车,大蛋和贰吧老师一台车前往打铁村,谁知道车子行驶到村尾的路口就无法前行了,下来一问才知道这里在建设排灌暗渠,我一看心里不知道有多兴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龙桥周围方圆几十公里这个地方属于羊山地区,地势低洼,遇到台风暴雨,这里就形成了内涝,积水无法排泄,每年都会受灾,受灾时间不等,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甚至3-4个月,积水最深的位置大概超出乡村的水泥路面6米,受灾面积几十公里半径;去年受灾的时候我等会同海口HASH,随妈的虎牌基金会以及天涯户外先后去了三次,把大家募集来的资金购买了几吨大米以及油盐等生活用品送到了受灾严重的灾区,并通过关系和媒体向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汇报了这件事情,没想到政府部门今年就给予实施了,建设排灌暗渠,把积水通过暗渠排灌到南渡江,这才是抓民生的力度和举措!下面我把这次去打铁村的亲眼见闻通过图片方式展现给大家。。。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口梁上君 金牌会员 2012-7-10 08:07:5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三亚

主题 帖子 积分 1381

飞翔图文并茂的打铁村行程,非常赞!

打铁村,虽然没有太多的自然美景,却是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人文、社会实践的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心飞翔 金牌会员 2012-7-10 12:54:28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1276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zhmwz84 高级会员 2013-1-27 10:24:5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700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xdlto32 高级会员 2013-1-28 21:01:0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686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gnyml88 高级会员 2013-2-2 11: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主题 帖子 积分 742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gtsan12 高级会员 2014-2-28 23:30:0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主题 帖子 积分 694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tuuog69 高级会员 2014-3-15 02: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

主题 帖子 积分 706

占位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hgrlo44 高级会员 2014-3-15 11:06: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主题 帖子 积分 710

在中国,如何发好一个强贴是一门艺术,我得向楼主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阅读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